東亞種業參加2024中國種子大會(張家口)青貯玉米種業展示會
8月31日-9月2日,“2024中國種子大會(張家口)青貯玉米種業展示會”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舉辦。本次大會由中國種子協會、河北省種子協會、京津冀農業科技創新聯盟主辦,中國種子協會青貯分會、河北省種子管理總站、河北省畜牧總站、河北巡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得到了相關政府單位及行業內眾多企業的大力支持與參與。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曉風出席開幕式并宣布開幕。中國種子協會會長張延秋、張家口市副市長白晶、河北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李聯習,全國農技推廣中心首席專家王玉璽,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副院長張利喜等領導出席會議致辭,大會開幕式由中國種子協會青貯分會會長成廣雷主持。全國青貯玉米育種、種子生產經營、畜牧養殖、飼草生產領域的專家、企業家代表共計500余人參加會議。東亞種業常務副董事長楊永華、青貯公司總經理戴曉麗、相關區域經理等參加會議。
中國種子協會張延秋會長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引導優化糧經飼結構,擴大青貯玉米等飼草飼料作物種植面積,青貯玉米的產量和品質有了較大幅度提升。但青貯玉米產業也面臨著品種、技術等諸多方面的挑戰,部分青貯玉米品種“高產”不優質、倒伏風險大,適合于不同要求的專用型青貯玉米品種不足,青貯玉米種植和加工技術也有待進一步提高。因而,“我們青貯種業要把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落到實處。”下一步,青貯玉米種業科研單位、企業要通過創新要素優化配置,加強培育產量高、品質優、抗逆行強綠色新品種,加強技術普及與培訓,建立示范基地展示新品種、新技術,加強產銷對接,提升加工水平,為推動青貯玉米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做出新貢獻。
與歷屆大會相比,本屆大會在青貯玉米展示的基礎上,擴展到了其他作物品種,參展的青貯作物品類之豐富創下了歷史新高。據統計,共有69個青貯作物品種參展,其中包括糧飼兼用玉米品種36個、青貯專用玉米品種13個,以及其他青貯作物品種20個,涵蓋了飼用谷子、燕麥、高粱、田菁等多個品種。大會成立品種評價專家組,通過實地測產、品質分析和綜合性狀評價等環節,公正客觀評選出了一批優秀品種。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蔣協新、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馬淑萍等領導為東亞種業等獲獎企業代表頒發了證書。會議上,還舉行了科研院所和企業的簽約儀式。
東亞青貯在東亞種業二十多年來玉米品種不斷累積的情況下應運而生,是專業開發推廣青貯玉米品種的綜合性公司,是中國種子協會青貯分會副會長、青貯聯盟會員、國家畜牧總站發起的優質青貯行動335560體系成員,現有主力青貯玉米品種二十余個、后備品種幾十個,大部分可糧飼通用,銷售區域覆蓋全國不同青貯玉米生態種植區。
東亞青貯以為廣大牧場及養殖戶提供更好的青貯玉米品種和更優質的服務為宗旨,致力于具有生物產量高、纖維品質好、可消化率高、持綠性好、適口性好等特點的優質品種開發,專注做農民喜歡種、養殖戶樂意收、奶企愿意用的品種,真正實現綠色、高效,為國民入口安全提供堅實保障。
本次大會以“著力打造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青貯產業”為主題,旨在搭建青貯玉米產業的交流展示平臺,促進創新成果轉化,助力青貯玉米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大會邀請中國科學院、全國畜牧總站、中國農業大學等單位及高校的院士、專家分別圍繞各自相關領域做了專題報告。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鄧光聯和中國種子協會青貯分會會長成廣雷分別主持了上下半場的論壇報告。
隨著大會的圓滿落幕,與會者紛紛表示,本次大會不僅增進了行業內外的交流與合作,更為我國青貯玉米產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國種子協會將以本次大會為契機,繼續推動我國種業的高質量發展,為實現種業強國、科技興農的偉大夢想貢獻力量。